卡尔.马克思与马克斯.韦伯都是德国思想界的“大师”,前者的代表作是《资本论》批判资本主义,后者的代表作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》诠释资本主义,他们的视角和方法论有所不同,却共同引领世界潮流。本杰明.富兰克林与富兰克林.罗斯福都是美国实务领域的“领袖”,前者是白手起家、擅长创业创新的“开国元勋”,后者是力挽狂澜、助力改革发展的“真命天子”。
图片
我初次接触《富兰克林自传》,应该是2002年以后、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,那时候,“县一中”后门后有好几家“旧书摊”,可惜那时候有买书、藏书的欲望,却没有“通读”和“精读”的耐心,记得那时候也买过一本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著作。后来,上大学后,将这两本书分别送给了我的姑表妹和姨表弟。
2010年,大学毕业后,我又买了一本《富兰克林自传》,完整的通读了一遍,尽管先天的记忆力不好,但我相信“开卷有益”、“温故而知新”、“勤能补拙是良训”。2011年,我“执意”南下广东虎门,可能也是受到本杰明.富兰克林的“触动”,尽管这为期两年的“南漂”生活最终以“鸣金收兵”而告终,却也是我人生中的宝贵阅历,让我认清了很多社会现实。
本杰明.富兰克林“出身贫寒,家势低微”,“却能家产丰颐,在世界上还略有薄名”,在他看来,“除了上帝的特别惠顾与好运相随外”,“为人处世之道起了关键作用”。诚然,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前,“合众国”成员单位的很多“州”都是英国的殖民地。那些“异教徒”或“持不同政见者”,络绎不绝地来到这篇“新大陆”,有的是“被逼无奈”,有的是“怀揣淘金梦”。这令我想到秦始皇时代的“徐福”和唐朝的“鉴真大和尚”,他们来到“东洋”,播撒了文明的“火种”,终于在“明治维新”形成“燎原之势”。时势造英雄,英雄必有用武之地。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,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。天时、地利很重要。本杰明.富兰克林,有自己一套“为人处世之道”,这是“人和”的因素。
本杰明.富兰克林的父亲约瑟“很早就结了婚,大约是在1682年,他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移居到了新英格兰”,“因为他所信仰的秘密宗教不仅被法律禁止,而且还常常受到骚扰”。本杰明.富兰克林的母亲阿拜娅.福尔克是约瑟的第二个妻子。父亲约瑟“一生共有17个孩子”,本杰明.富兰克林“是最小的儿子,下面只有两个妹妹”。本杰明.富兰克林的外祖父彼得.福尔克是第一批来新英格兰的定居者,被“美洲教会史”的编撰者科顿.马瑟称赞为“信仰虔诚、学识渊博的英国人”。
本杰明.富兰克林“在8岁时就被送进了文法学校去念书”,父亲准备把他这个最小的儿子“奉献给教会”,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,父亲改变了主意,把他转入一所“专教写作和算术的学校”,该校是由当时著名的人物乔治.布朗纳先生开办的,“教学方法以宽容和鼓励为主”。本杰明.富兰克林在这里“很快练就了一手好字,但是算术还是不行,并且毫无进步”,10岁那年,他“被带回家,给父亲做帮手”,协助经营“皂烛业”,“帮着剪烛芯,灌烛模,有时还照看店面、跑跑腿什么的”,在他的父亲看来“靠不诚实和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得来的东西是不道德的”。
在“皂烛业”干了两年学徒的本杰明.富兰克林不喜欢这个行业,于是父亲就时常带他“一起到外面走走”,以便将来能有个“固定的职业”,在这个过程中,他“喜欢观察手艺高超的工人如何摆弄他们的工具”并“受益匪浅,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”。言传身教、耳濡目染和实践操作,使本杰明.富兰克林的自律能力、动手能力、观察能力得到全面锤炼,这为他将来白手起家、创业创新奠定了基础。
本杰明.富兰克林“从小就爱好读书,能到手的所有零花钱都用来买书了”,约翰.班扬的《天路历程》、R.柏顿的《历史文集》启迪了他的心智。“父亲有一个小图书室”里有一本普鲁塔克的《英雄传》,是本杰明.富兰克林“非常仔细阅读过的一本书,读过很多遍”,并终生受益。笛福的《计划论》和马德博士的《论行善》,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,并对他将来人生的很多“抉择”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正是由于这种对书籍的爱好,使得父亲最后决定让12岁的本杰明.富兰克林从事印刷行业,“并与哥哥签订了师徒契约”,“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学会了印刷技术,成为哥哥的得力助手”。期间,“结识了一位在书店的学徒”,能够“借些书来看”,并常常秉烛夜读,本杰明.富兰克林的举动引起了收藏家马太.亚当斯的关注,于是有机会参观他的“藏书室”并“随意挑选借阅”。即兴的“舞文弄墨”得到了哥哥的鼓励,“练习写散文”对本杰明.富兰克林的一生有极大的帮助,他“人生的进步,主要得益于此”。
16岁的那一年,一个偶尔的机缘,本杰明.富兰克林看到一本屈里昂写的宣传素食的书,“饮食节制使人头脑清醒,思维敏捷”,所以他比以前取得了更大的进步。
自律能力、动手能力、观察能力、写作能力、辩论能力,再加上“良好的人缘”,都为他将来的“成功”奠定了基础。本杰明.富兰克林辩论能力的提升,得益于阅读色诺芬的著作《苏格拉底回忆录》,“大量例证”的熏陶,使他养成“一幅谦卑的探询神态和质疑口吻”。在他看来,“善良的聪明人,切勿采取一种独断式、自以为是的说话方式,从而削弱他们行善的能力”,毕竟,“谈话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或得到信息,使人愉悦并心悦诚服接受观点”。
图片
“雪子”翻译的《富兰克林自传》共有46章,以上读书札记主要涉及第1章至第7章,是本杰明.富兰克林“未成年时期”或“自主创业前”的一些经历,相信一定能对广大青少年朋友以及学生的家长们有所启发。
随笔两千字以上,2025.4.1午间,作者:心法行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